EMBA25張藝騰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校友心得分享

張藝騰

身為一位執業20年的律師,原以為對「人性」已有相當掌握,但進入臺北大學EMBA後我才真正體會到:管理「物」可以計算與預測,管理「人」卻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功課。

這兩年來,我不斷地學習與重塑:學習如何建立與經營一個團隊;如何同理領導者、向上管理與向下溝通;如何預判對手的預判;如何站在企業主的角度看待決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

其實,早在高中時我就懷抱著企管夢。只是因緣際會進入法律領域,從業過程中,常常無法理解企業主背後的決策邏輯與判斷依據,這也成為我想系統性學習企業管理的初衷。高中同學永晟及宗宜多次鼓勵我報考EMBA,我便選擇了自己最熟悉、也最信任的地方──母校臺北大學。很幸運地順利錄取,開啟了這場知識與思維重塑的旅程。

我選擇北大EMBA,最關鍵的理由是小班制、跨產業、多元視角。每位同學皆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皆為各界翹楚。每一次課堂討論,總讓我驚艷於:相同問題在不同背景的思維中竟可產出如此多元的解方。老師們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我們激盪觀點,學習如何整合不同觀點,找到團隊共識與最大公因數。這種訓練,讓我從法律人的線性思維中走出,邁向更開放的策略格局。

EMBA課程不是純粹的理論輸入,而是理論與實務的交融與實踐。豐富的課程設計、各式企業參訪、同學間的知識分享,都讓我這位「企管小白」深刻理解了管理的本質與策略的深度。

課堂之外,社團活動與班務經營更是一場深層的人際學習之旅。無論是餐敘、慢跑、登山還是球敘,每一次相聚,都是跨世代、跨產業的文化交流。2年下來,我看到許多學長姐透過這段經歷重新定位自己,有人創業、有人升遷、有人培養了新習慣或新興趣,甚至改變了生活方式。EMBA,不只是學業的修煉,更是人生的重塑。

回望這段路,我有幸擔任碩一班代,學習在家庭、課業、班務、事務所與扶輪社之間妥善分配時間。接下來,我即將接任第九屆EMBA聯誼會會長,雖然責任更大,但我一點也不焦慮,因為我知道,這兩年帶給我的不只是知識與信心,還有一群攜手並肩、彼此成就的好夥伴—E25,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你是否也曾在某個瞬間想改變、想突破、想重新定義自己的可能?

臺北大學EMBA,是一個起點、一個挑戰,更是一場全方位的進化之旅。

給自己一次改變的機會,加入我們吧!北大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