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24曾淑玲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校友心得分享

台灣珊華科技 副總經理 曾淑玲

感謝顯童主任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在EMBA學習經驗,也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林美珍老師以及所有師長無論是在學期間或是畢業後的指導及支持肯定,因為有師長們的用心指導及學長姐的互助學習,才能讓我在完成學業時獲得了學校提供的飛鳶獎,以及晉升為台灣珊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位副總經理,也是母公司サンワ集團海外第一位女性副總經理。再來需要感謝博士班李金燕學姐及eMBA廖素妮學姐,因為有她們分享了在臺北大學的學習歷程,讓我認識到北大的好,也才有機會選擇加入北大,以身為北大為榮。

初衷與動機:進入北大EMBA,實踐人生下半場的使命

選擇就讀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是我人生中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工作多年後,我渴望從學術與實務並進的角度重新沉澱自己,拓展視野、精進管理思維,更希望能透過系統性的學習與高素質同儕交流,開拓事業格局。因此,我懷抱著「發揚北大、熱心服務」的初衷,踏上這段充實的求學旅程。

國際視野的拓展:走出教室,連結世界

在臺北大學EMBA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它不僅僅是一紙學歷,而是打開了一扇「看世界」的大門。2023年6月的日本企業參訪,是一次深刻的學習體驗。我們E24師生親赴日本母公司——サンワテクノス總部、安川電機工廠,以及全家便利商店總社,深入了解他們在智慧製造、ESG實踐與供應鏈整合上的經營模式。這不僅讓我理解到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也啟發我思考企業在全球佈局下的應對策略。更榮幸的是,我代表參與サンワ集團提案改善競賽,以這次海外參訪ESG永續活動為主題,獲得「最優秀賞」,不只是榮耀,也是自我能力的驗證。

實務結合理論:從產業參訪中汲取真知

除了國際參訪,我也積極參與產業現地學習活動。在2023/8/23參加南港自動化展的參訪行程,我主動規劃並安排三家科技企業——台灣珊華、台灣安川電機、廣運機械,讓近三十位師生一起走入自動化產線第一線,親身觀察產業趨勢與技術應用。這些第一手的觀察經驗,讓我能將課堂學到的理論快速內化並應用在實務中,並提升我在職場中對新科技與管理變革的敏感度與洞察力。

服務與領導:凝聚團隊,創造價值

積極參與班級與校內活動,歷任碩一課業副班代、碩二聯誼會祕書長,主動承擔責任與挑戰。參與並主辦過多場大型活動;同時也在社團表現活躍,碩一擔任高球社副總幹事,碩二升任總幹事,每月舉辦月例賽,社員人數創新高,成功凝聚團隊士氣與向心力。此外,也協助創立茶咖社並擔任財務長,實踐茶藝與生活結合的理念。

活動背後的價值:情感連結與社群建立

始終相信,一個好的EMBA,不只是知識的交換,更是人脈與情感的串連。在2023/6/3舉辦迎新送舊晚會,邀請超過百位師長、學長姐與學弟妹共襄盛舉,不僅是儀式性的告別與迎接,更建立跨屆情誼、加強學長姐與新生的連結。我也曾擔任聯誼會委員與祕書長角色,參與舉辦保齡球大賽、第一季企業參訪與聯誼等活動,透過一場場的實體聚會,讓彼此的距離更靠近,讓「北大人」三個字,不再只是校名,而是一種深厚的情感歸屬。

從學習者蛻變為引領者:EMBA的深層轉變

EMBA兩年的旅程,不僅讓我學會了更多理論與實務工具,更重要的是培養出整合資源、帶領團隊、解決問題的領導力。我深知,一個人再強,也敵不過一群人的力量。因此我選擇發起E24讀書會、籌辦新生說明會、號召募款協助學長,也在社團中積極擔任幹部角色,扛起責任,傳承熱情。這些看似額外的「非課業」活動,卻讓我學會了溝通協調、團隊運作與情感經營,這些軟實力才是我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收穫。

給學弟妹的話:珍惜每一刻,發揮影響力

給未來的學弟妹或即將加入北大EMBA的朋友們,我想說:「千萬不要只把EMBA當作學位,而是把這裡當作你人生價值再創的舞台。」在這裡你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也會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請勇於嘗試、積極參與、主動給予,這些經歷會讓你不只成為更專業的管理者,也會成為更有溫度、更有影響力的領袖。

北大EMBA,不只是學習的殿堂,更是我實現人生下半場理想的起點。謝謝這段旅程,也謝謝每一位同行者,特別是我們E24的所有學長姐一路陪伴一起完成無數的任務,也讓我能夠兌現當初許下的承諾──發揚北大、熱心服務,我做到了。